尋找他鄉的琵琶

  • 型號: HKCODVD220084 / 4893524294873
  • 歌手名字: Yan Hui-chang 閻惠昌
  • 音樂類型: DVD

$130.00
  1. 合奏 管弦樂狂想曲 外山雄三曲 王燕樵編曲
  2. 南音琵琶與樂隊 梅花操 隋唐大曲 羅偉倫改編
    南音琵琶:王彩珍
  3. 魯特琴獨奏 羅馬內斯卡變奏曲 納瓦埃斯、派斯曲
    魯特琴:法蘭度‧魯比奧
  4. 魯特琴獨奏 眼淚帕凡舞曲 道蘭德曲
    魯特琴:法蘭度‧魯比奧
  5. 班杜里亞琴獨奏 愛爾蘭進行曲 佚名
    班杜里亞琴:法蘭度‧魯比奧
  6. 薩摩琵琶說唱 壇之浦 鶴田錦史曲
    薩摩琵琶說唱:田中之雄
  7. 琵琶獨奏 千章掃 羅永暉曲
    琵琶:王靜
  8. 笛子/尺八、薩摩琵琶與樂隊 聽風的歌 陳明志曲(世界首演)
    笛子/尺八:孫永志
    薩摩琵琶:田中之雄
  9. 魯特琴協奏曲 D大調魯特琴與中樂協奏曲 潘耀田編曲
    (原曲為韋華第:D大調魯特琴與弦樂協奏曲 作品編號RV 93)
    魯特琴:法蘭度‧魯比奧
  10. 魯特琴/班杜里亞琴、琵琶、南音琵琶、薩摩琵琶與樂隊 悠遊 陳明志曲(世界首演)
    魯特琴/班杜里亞琴:法蘭度‧魯比奧
    琵琶:王靜
    南音琵琶:王彩珍
    薩摩琵琶:田中之雄
  11. 合奏 十面埋伏 古曲 劉文金、趙咏山編曲

琵琶

琵琶在中國有兩千多年的發展歷史。隋唐(公元581-618)之前,「琵琶」是對抱彈樂器的統稱,其稱謂亦取自演奏時的動作,即向前彈出稱為「琵」,向後挑進則稱「琶」。琵琶經過長久的發展而成現今的形制,它由琴頭、琴頸、龜盤、相、品、復手、琴弦組成,演奏時用右手手指甲或纏上假甲撥動弦線發出聲音。琵琶有寬廣的音域,合奏時常音區有三個八度,其音色變化多樣,表現力和演奏技巧豐富。著名的琵琶獨奏樂曲如《陽春白雪》(古曲)、《十面埋伏》(古曲) 、《月兒高》(古曲)等,琵琶協奏曲則有《草原小姐妹》(吳祖強、王燕樵、劉德海曲) 、《花木蘭》(顧冠仁曲) 等。
南音琵琶

南音琵琶又名南琶、橫抱琵琶,因現時通用的琵琶均為豎抱彈奏,唯南音琵琶保留着古代橫抱的演奏姿勢。南音琵琶從中原流傳至福建地區,在南音中是主奏樂器,多演奏骨幹音,韻味古樸,在高甲戲文場中也是主奏樂器。音箱用松木挖空製作,面板用桐木製,四軸,張四弦,共四相九品。面板左右各刻一半月形音孔。南音琵琶有獨特的演奏指法、名稱和記譜符號,如搓指、點撻、點指、去倒、半跳、顛指、直貫、快落指、慢落指等計二十九種。
日本琵琶

手抱演奏的日本琵琶與魯特琴 (Lute)、琵琶等皆屬撥弦一族,其遠房親戚更遍佈世界各地。因形狀與琵琶湖及枇杷果類似而取名;其主要本領在說唱音樂,沿用至今的有在雅樂 (Gagaku) 中扮演節奏樂器角色的樂琵琶 (Gakubiwa)、以伴唱十三世紀平家家族盛衰用的平家琵琶 (Heike Biwa)、僧侶使用的盲僧琵琶 (Mo-so Biwa) 以及為琵琶歌及說唱伴奏的薩摩琵琶 (Satsuma Biwa) 與筑前琵琶 (Chikuzen Biwa) 等數類。
薩摩琵琶

十六世紀中葉,日本南部薩摩藩的君主島津日齋 (Shimazu Jisinsai) 特為其用以鼓勵武士及轄下藩民所作的歌謠及故事伴奏所製。現今的薩摩琵琶共張弦五條,第四、五弦音高相同,調弦則按演奏家的聲域而定,主要用作演奏旋律。演奏者一般以左手在五條相距極大的品柱之間按弦,右手則手持撥子撥奏;流派方面分有正派、錦心流等。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,薩摩琵琶因名家西幸吉 (Nishiko Yoshi) 在明治天皇前演奏而得以普及全國。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日本本土音樂一度衰微;至六十年代,作曲家武滿徹 (Takemitsu Toru) 為薩摩琵琶、尺八及西洋管弦樂團創作了一首名為《十一月的樂段》的雙重協奏曲,其中薩摩琵琶那種與印度的西塔琴 (Sitar) 與電子結他近似的獨特音色,以及透過各種演奏法所產生足以與樂隊抗衡的壓迫力,使薩摩琵琶備受國際樂壇的注目,而演奏家鶴田錦史 (Tsuruta Kinshi) 亦以其精湛的演奏成為一代宗師。
─陳明志提供─
魯特琴

魯特琴這種歐洲撥弦樂器外形呈橢圓,鼓背短項,共鳴板扁平,板上有一個圓形音孔。指板上置有多條音品,差不多琴頭與琴身成九十度。在文藝復興期間,魯特琴是歐洲最流行的樂器,直至十七世紀,風頭才漸為短雙項魯特琴(魯特琴系列的另一種)、古鍵琴和小提琴蓋過。在1500年以後的魯特琴樂曲,幾乎全部是用符號譜來記錄。

魯特琴共有七種大小,最小的是八度魯特琴(在巴羅克時期稱為「曼陀林」),最大的為倍低音魯特琴。中世紀時期的魯特琴演奏者是用撥子彈奏,因此祇能彈奏單音旋律或和弦。到了十五世紀最後廿多年,魯特琴演奏者開始用右手的姆指和食指彈奏兩或多個聲部,造成複調的效果。
班杜里亞琴

曼陀林的家族極廣,很多國家均有不同類型的曼陀林樂器,它們各具名字及特色,而西班牙的撥弦樂器班杜里亞琴便是其中之一。

現代的班杜里亞琴張有六組金屬弦,各弦相距四度,常用於較小型合奏,一般利用撥子彈奏震音造成持續的長音。班杜里亞琴有大小不同的型制,常用的有體積最小之高音班杜里亞琴,而今次音樂會彈奏的則為次中音班杜里亞琴。




該商品加入分類的日期為2008年05月14日

購買該商品的客戶同時購買的商品有...